《“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提出,在支撑保障方面,加强科技攻关,塑造产学研用创新优势,促进遥感、信息化、数字化等高新技术与监测业务深度融合。主要聚焦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发挥标准引领作用。
重点补充更新自动、遥感、现场监测标准规范,推进管理迫切需求的有毒有害物质、VOCs 等监测标准出台,强化温室气体、生态、应急和污染源监测等领域标准研究储备,支撑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和风险管控标准实施。
加快制定废水重金属在线监测相关技术规范。组织开展监测标准实施情况评估,推进监测标准的废止、整合与更新。优化监测标准管理与验证机制,加快形成覆盖到位、协调统一、先进适用的监测标准体系。
(二)加强监测科研与国际合作。
完善实时感知、采样分析、 溯源追因、应急预警、质量控制、综合评价全链条监测技术体系,重点开展多介质自动采样、复杂样品前处理、高频通量和微型光谱传感器监测、高精度检测、生态调查监测、同位素示踪等技术研究,保障监测结果准确灵敏。
积极推进监测管理重要问题研究,力争在基础理论创新、多手段一体化网络设计、目标指标与监测评价协同等方面取得突破,推进监测网络应设尽设、宜密则密、宜疏则疏。深化中俄中哈跨国界河流水质联合监测、东亚酸沉降监测网、中日韩沙尘暴等国际合作,面向共同环境问题适时优化补充监测内容,推动新领域对外合作与技术交流项目。
(三)推进遥感监测技术应用。
构建高低轨组网、多手段综 合、能力完善、响应快速、有序衔接、自主可控的立体遥感监测网络,加快形成全方位、高精度、短周期遥感监测能力,提高遥感技术与遥感监测结果的业务化应用水平。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相关卫星立项、研制、发射及应用,探索商业化运营服务。
推动北斗卫星系统导航定位、通信数传等专线服务应用。加强高空平台遥感监测和遥感地面真实性检验技术研究,逐步建立示范站点,探索遥感与地面监测数据互验、关联分析和融合应用。
提升全球遥感数据获取和影像处理能力,研发极地、全球陆地和海洋监测产品。面向“一带一路”和东北亚等重点区域, 开展大尺度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评估和污染传输影响分析,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四)支持监测装备自主研发。
推进人工智能、5G 通信、生物科技、超级计算、精密制造等高新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加大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小型化监测装备研发与推广力度,加强遥感遥测、便携式现场快速监测、全自动实验室等设备技术验证,促进监测技术与业务的革命性创新,实现更科学、更精准、更全面、更快速。推动开展颗粒物、VOCs、 氨等直读式监测设备、重金属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设备、土壤监测设备的研发,推动便携式监测仪器应用于生态环境执法监管。
强化生态环境监测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精密监测装备和关键核心部件。
(五)激发产学研用创新活力。
增强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机构 “一总多专”技术优势,建设一流研究型监测机构,提升中央本级创新引领实力。
统筹区域流域海域监测资源和技术能力,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双城经济圈等重大战略区域建设布局一批监测技术创新基地和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研究示范站,推进新技术、新装备、新标准、新业态研发。探索建立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等多元主体合作模式,打通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链条,运用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等平台,加快监测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应用,带动监测产业高质量发展。